• 股股票配资线上 优迅股份IPO:毛利率三连跌,实控权悬于一线,1.75亿存货压顶!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7 21:52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    股股票配资线上 优迅股份IPO:毛利率三连跌,实控权悬于一线,1.75亿存货压顶!

  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招股书,堪称一部企业风险百科全书。这家头顶 “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” 光环的芯片企业股股票配资线上,正以260亿估值冲刺IPO。

    翻开招股书,“极端情况下,有可能存在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超过50%甚至亏损的风险” 的警示赫然在目。如此直白的风险提示,在IPO文件中实属罕见。

    这家由厦门大学法律系教师柯炳粦下海创办的企业,在光通信芯片领域摸爬滚打二十年后,终于走到了资本市场的门口。但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却描绘了一幅危机四伏的图景。

    控制权危机:27%表决权的危险游戏

    优迅股份的股权结构,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。发行后,实控人柯炳粦、柯腾隆父子的表决权将从27.13%稀释至20.35%,创下科创板控制权稳定性的新低。

    招股书坦承:“可能出现公司控制权被第三方收购” 的风险。在资本市场上,20%出头的控制权如同纸糊的城墙,任何一家私募基金都能轻松突破。

    更令人咋舌的是公司历史上的股权代持乱象。陈涵霖代郑坚持股28%、柯炳燊代18名股东持股等复杂代持,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。这些代持关系在2024年才“清理完毕”,间隔长达十多年。

    合规性存疑的股权代持清理,为上市后的股权纠纷埋下伏笔。当实控人仅掌握五分之一表决权时,任何一个小股东的反水都可能让公司陷入控制权争夺的泥潭。

    业绩过山车:扣非净利润三年蒸发近三成

    优迅股份的业绩报表,画出了一条惊心动魄的曲线。2022年至2024年,公司营收分别为3.39亿元、3.13亿元、4.11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8139.84万元、7208.35万元、7786.64万元。

    表面看2024年营收增长31.3%,但揭开这层遮羞布,扣非净利润的数字更触目惊心:2022年9573万元,2023年骤降至5491万元,2024年仅回升至6857万元——三年缩水28.4%。

    公司把2023年的下滑归咎于 “通信市场需求波动”,将2024年的增长归功于数据中心市场和5G建设带动。但扣非净利润的持续萎缩,暴露出企业盈利能力的系统性衰退。

    当一家冲刺科创板的企业,核心利润指标以年均近10%的速度蒸发,投资者该作何感想?

    毛利率三连跌:价格战血拼下的生存困局

    优迅股份的毛利率曲线,描绘出一条令人心悸的下滑轨迹:2022年55.26%,2023年49.14%,2024年46.75%——三年蒸发8.5个百分点。

    招股书将原因归结为 “市场竞争加剧和产品降价压力”。这轻描淡写的十个字背后,是光通信芯片行业的血腥厮杀。

    优迅的主力产品10G及以下芯片虽在国内市占率第一,但在25G以上高端市场,中国厂商全球份额仅7%。前有国际巨头Semtech、Macom虎视眈眈,后有盛科通信、源杰科技等国内企业加速追赶。

    价格战的压力下,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。公司坦言:“极端情况下,有可能存在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超过50%甚至亏损的风险”。如此直白的风险提示,在IPO文件中实属罕见。

    研发投入不足:画饼充饥的技术蓝图

    在科创板强调“硬科技”属性的背景下,优迅股份的研发投入却呈现不升反降的尴尬局面。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.14%、21.09%、19.10%,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   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描绘的技术蓝图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。招股书炫耀的400G/800G数据中心芯片、FMCW激光雷达芯片等高端产品,仍处于样品阶段。商业化前景不明,量产时间未知。

    在光通信技术快速迭代的赛道上,155Mbps~100Gbps的中低端产品(优迅当前主力)正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而公司寄予厚望的高端产品能否及时填补市场空缺,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    当研发投入持续低于行业平均,技术蓝图却描绘得天花乱坠,投资者需要警惕“画饼充饥”的资本游戏。

    供应链命脉:捏在别人手里的生命线

    优迅采用Fabless模式,自身不生产芯片,完全依赖外部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。报告期内,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高达86.36%、83.68%、89.47%。

    供应链高度集中带来的风险不言而喻。招股书警告:“若晶圆代工厂产能紧张甚至断供,可能导致产品不能按期交货”。2023年全球芯片产能紧张时,多家芯片设计企业因“缺芯”被迫停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

    更危险的是关键技术装备的对外依赖。优迅的EDA软件、测试设备主要来自境外供应商,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,随时可能被 “卡脖子”。

    当一家芯片企业的生产命脉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,其抗风险能力可想而知。

    存货压顶:1.75亿芯片找买家

    截至2024年底,优迅存货账面价值飙升至1.75亿元,较2023年暴增93.6%,占流动资产32.55%。这些堆积如山的芯片,随时可能因技术迭代或市场变化而贬值。

    公司已计提1514万元存货跌价损失,但这可能只是开始。招股书坦言:“如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或销售不畅,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。

    在光通信行业,技术迭代速度令人窒息。155Mbps~100Gbps的存货,随时可能被新一代产品淘汰。当1.75亿存货压在头顶,优迅的销售团队正与时间赛跑。

    存货周转天数持续攀升的背景下,这些芯片能找到多少买家,又能卖出什么价钱?没人能给出肯定答案。

    芯片行业寒风凛冽。全球碳化硅外延片龙头瀚天天成2024年营收下降14.8%,另一家半导体企业臻宝科技净利润增速也明显放缓。优迅股份的招股书风险提示章节长达42页,比其技术优势描述多出整整10页。

    这家曾推出国内首款支持“光纤到户”芯片的行业元老,如今站在资本市场的门口,手里握着的却是一份毛利率三连跌的财报、一个即将失控的股权结构、一堆可能贬值的存货。

    260亿估值的光环下,优迅股份的IPO之路股股票配资线上,步步惊心。